当前位置: 首页> 文集> 恰谈 > (捌)音途

(捌)音途

作者:江帷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

在母亲的回忆里,我从四岁起就开始拿着话筒哇哇乱唱了。其实当时我并不是喜欢音乐,只是热衷于盲目跟从兄长所为。我哥是打小就热爱唱歌的,那个年代在我们村里能拥有Mp3已是许多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,更别说买个DVD和音箱私人娱乐了;并不是因为其他家庭负担不起,只是觉得这样一笔消费没必要。不过也多亏母亲多年的雄厚积蓄;总能满足我哥在生活中的大多需求,单数唱坏的麦克风抡在一起得有半麻袋。那几年村子里并不发达,想要买到最新的流行音乐专辑,还得到县城才买得到。而我哥带回来的第一张专辑的名字,这么多年我究竟是记不得了;只知道是当时爆红歌手阿杜老师的唱片。他用那极具特殊富有颗粒感的嗓音,很快就赢得了一大片的共鸣。我哥更是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唱上一遍,看着兄长唱的如此尽兴;我自然是要学着照做的,只要学着他不管做什么事都十分有趣。兄长拿着话筒唱,我就学着样子拿起父亲的水杯哼唧。虽然看不懂歌词,可我哼出的每一个音,在到音与音之间转换的处理都出奇的准确。虽说我年龄不大,可却能听出这样歌词外演唱时的细节;他们总是会在歌的开头几句唱的很小声甚至快要哭泣的感觉,又会在某个字忽然加大音量;再到下一个阶段忽然一改情绪强烈的去演唱。我虽不明其意,可照猫画虎还是会的;只要模样和感觉对了就行。至于歌词,在我哥上学的时间,就是给我专门的练习时间;唱的次数多了,哪怕唱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;至少发音是跟上了。就说阿杜老师《离别》这首歌里副歌的一句“就走破这双鞋,我陪你走一夜。”到我嘴里却变成了“我走过这场雪,我陪你走一夜。”这样牛头不对马嘴的歌词。有了一首歌的学习经验,剩下开的几首歌就易学很多了。一个多月的时间;我便能间接熟悉的掌握每一首歌的唱法和发音,也为我后续学唱歌的道路做了奠基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