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文集> 郁达夫散文集 > 打听诗人的消息

打听诗人的消息

作者:郁达夫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

死了的人,总是好人,死者的遗稿,总是杰作。近来上海有许多人,在介绍白采的生平和他的诗歌小说,我也很抱同感,因为白采的死,的确是可怜得很,是值得同情的。同时北京也有许多人,在吊刘梦苇,忆刘梦苇,怀刘梦苇,我也为他伤心,因为他死得太年轻,若是不死,将来的成就,或者是很大很大,可以敌过西欧的许多诗人的。这两位诗人,死是的确死了,哭他们的人,也是无泪不洒了,现在只有一位天台诗人王以仁,出家已及半载,生死未卜,而吊他怀他,打听他消息的人,只有一个许杰。以仁大约是交游不广,习气太深,所以他出门六七个月,社会上仿佛是已经可以不再要他来充四万万数目里边的一个样子。我与他,本来有一面之识,并且和他两位朋友许杰和陈震也很熟悉,所以在此地,很想怀一怀他,来打听他一个下落。据他自己说来,他对于我的文章,颇有嗜痂之癖,现在我这里写文章纪念他,追怀他,由神经过敏的人看来,不免要疑我在自吹自捧,然而实际上,我对于我自家的作品,最不满意。对于模仿我的文章的人,我心里虽是爱护他们,但实际上对于他们的作品,或者比对于自家的,更要不满意一点。这一层心理,请大家翻开英国小说杂论家H.G.Wells——这一位先生的作品,我是不欢喜的——序G.Gissing的崇拜者Erank Swrnnerton的小说Nocturne的一段短文来看的时候,就可以明白。Wells的作品,我虽则不喜欢,但他做的那一篇序文,却赤裸裸地把老作家导引新进作家的心理写出,当时我读了很觉得感佩。区区小子当然不敢以老作家自居,以年龄和成就的工作说来,我们都还是在门外的学习者,而以仁也不必要我来推荐,他的真价,早已有人认识了,可是在互吹互捧很流行的现在中国文坛上,这一点也不得不预先留意,特地申明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